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>资讯 > 正文

每日动态!坚持高标准的意义,她早已告诉我们

  • 2022-08-18 20:05:47 来源:凤凰网娱乐

屏息、上腾、入水……

跳板上,郭晶晶总是能将高难度的跳水动作在轻描淡写中完成,对于运动员而言,竞技体育精神的精髓在于自我挑战。于她而言,更是把这份精神发挥到了极致,不断练习更复杂的动作、挑战更高的难度,只为了追求心中的高标准。

每一次起跳,都暗藏着变数,每一次入水,都潜伏着莫测,或是掌声,或是嘘叹。但是,决定一个运动员一生成败的,绝不会是一点小小的水花儿,而是直到最后一瞬,都紧紧绷住的身体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而当比赛结束,生活继续,上岸之后,跳板上的标准在延续、在生长,在成就新的人生。

在郭晶晶初露锋芒的那几年,她的名字前常被冠以“跳水天才”,在这件事上,她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。

“我不是天才。我要是天才的话,应该很早就出成绩了,不会23岁才站上雅典的最高领奖台;如果我是天才的话,肯定很早就退役了,我肯定坚持不到现在。”她解释。

故事的起初,她是一个6岁的小女孩,还不知道什么是跳水,因为曾经溺水,总也学不会游泳,觉得自己很笨。

那一年,河北省跳水馆刚刚落成,教练李芳到学前班选人,她听见“水”以为就是游泳,主动报名,心里盘算“这样以后再跟大家一起去游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笨”。那年夏天,队友们用七八天学会了游泳,而她则在水中挣扎了二十多天。

从身体条件上讲,她也并不是为跳水而生的那一类人。郭晶晶的母亲至今记得,当年教练说女儿的膝盖骨有些外突,会影响她空中造型的美感,只有强行压腿才能纠正。

于是,每天晚上郭晶晶让体重一百四十斤的爸爸压在自己的膝盖上,她疼得浑身打颤,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滚落。这样的动作重复了两年多,将近一千个夜晚过后,突兀的膝盖被硬生生压平,很多年后,落入人们眼中的只有流畅的身体曲线。

1991年,3年前和郭晶晶一起被选中的30多个孩子,大多已经放弃,她是为数不多仍然坚持的孩子之一。在一次训练中,她的腿骨不慎摔裂,被迫中止训练。为了不让她落下训练课程,教练在场馆二楼搭了一块木板,她双腿打着石膏,每天半躺在木板上,看着远处的队友们上上下下练得热闹。

那一年,郭晶晶只有10岁,在一个除了墙壁什么都没有的地方,足足躺了1个多月。

这件事,她的舅舅讲过、小学班主任讲过、启蒙教练也讲过,他们都试图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到访者,郭晶晶的成功绝非偶然。

在郭晶晶职业生涯的数百场比赛中,1992年秋天在保定举行的莲花杯邀请赛或许只是沧海一粟,甚至连新闻报道都没有留下过多痕迹。

彼时,在比赛结束后,郭晶晶没有离开场馆,而是一次次执着地跳着5235D(向后转体较高难度动作),女孩重复数十次同样的动作,起跳,入水,再起跳……她心中好像有一道很高的标准,像引擎一样驱动着自己不断地进行匹配和调节,直到身体记忆可以与标准同步。

那一天,场馆中的观众早已散去,夕阳透过玻璃照在水面,跳板吱呀响个不停,水花漾起又很快平复,闲逛的人三三两两,驻足停留,打量着空中的那女孩,或许在未来,她会成为很厉害的角色。

第二年,郭晶晶被选入国家队,和师姐伏明霞被分到同一宿舍,两个女孩的较量成为后来几年“女子三米板”项目的焦点,郭晶晶的母亲曾说:“从1993年进入国家队到2000年悉尼,郭晶晶当了7年‘老二’。”

然而郭晶晶还是心无旁骛地练着,每天7小时高强度训练,为了控制体型,在超过30℃的高温下穿着厚风衣跑步减肥,“那会儿还觉得怎么不热,热点的话可以出更多的汗。”

在跳水馆和宿舍两点一线之间,她日复一日地吃饭,睡觉,跳水,不多思考什么,只有训练的成果能牵动她的情绪,几乎把除此之外的所有事情都屏蔽掉了。

她始终用冠军标准要求着自己,在金牌降临那一夜,她多年的坚持终于给了她最好的答复。

2001年福冈世锦赛前,母亲到北京探望久未归家的女儿,她说:“妈妈相信你一定行。”可是到了比赛那天,母亲一大早起来,忽然不知道要干什么,又不敢看电视,就从柜子里翻出两双鞋来擦,擦鞋的手不住地颤抖。

而赶到福冈的郭晶晶则从容许多,那一次她揽获女子单人3米板、女子双人3米板及女子1米板冠军,颁奖典礼上,她掩面痛哭。

在23年职业生涯中,她曾31次站上最高领奖台,那是她唯一一次落泪。现实告诉她这么多年来她对高标准的坚持没有白费,一股安心力量就此升起,过去的遗憾都靠她的始终如一的信念得到了补偿,也打破人们想象的藩篱。

2004年8月26日晚,雅典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,最后一跳,郭晶晶从容地走上跳板双眼向下斜视着前方的水池,然后习惯性地咬住了自己的嘴唇。走板、起跳、翻腾,在她入水之前,全场的掌声已经响起,所有人都知道,这个冠军她当之无愧。

在大洋彼岸的保定,家人们围坐在电视机前欢呼,整座小城都被点燃,郭家舅舅说:“等着拿冠军的那一宿,特别的高兴,这孩子第一回第二回都没拿到,第三回终于得到了。”

与家人们的欢欣不同,夺冠后郭晶晶出奇的平静,在赛后采访中她说:“从第一跳开始,我就知道我能赢。”

她习惯性地将注意力放在训练中,每一次起跳都参照心中的“冠军标准”,便不再被外力拖曳,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,直到所有的事情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。

2008年的北京,是郭晶晶第四次登上全世界最受瞩目的赛场,家乡的锣鼓队自发出现在街头,印有“祝贺郭晶晶再夺奥运金牌”的红色横幅早早便印制完成。那是一种默契的安心,似乎没有人怀疑那一夜的结果。锣鼓喧天的时刻,郭晶晶低头戴上金牌,淡淡的笑容背后,是拼尽全力之后的笃定。

庆贺的声音和对郭晶晶未来的讨论几乎是同时响起,走下领奖台的日子,时间在变,人也在变。但有些标准,不会轻易改变,就像她每次拧开康师傅包装饮用水的瓶盖,水在口腔内碰撞出点点水花,流向更深处,安心的力量流动开来。

2008年之后,郭晶晶没有停止突破更高标准,2009年罗马世锦赛夺冠后,几乎遇到她的每个人都惊羡于“五连冠”这一荣耀,但郭晶晶没有多想,还是像往常一样,把金牌交给母亲,母亲会替她收进抽屉里。郭晶晶不知道放了几个抽屉,至今也没数过有多少块。

“那只不过是一个数字,只能代表过去。”她不喜欢回忆过去,她只向前看。

退役后,和运动生涯完成规定动作不同,她的人生忽然有很多条路,很多时候没有一个具体的答案,但心中的标准得以延续。

2018年,退役7年的郭晶晶再次出现在北京水立方,一身日常的打扮,没有登上跳台,而是坐在了泳池边,手中的笔和纸标记着她人生的另一阶段。

尽管已经离开她最熟悉的跳台近十年,但她心中激荡着的水花从未消失。她一直关注着跳水这项她最热爱并且为之努力多年的运动,不断学习充实自己,希望有一天能再次为跳水运动的发展发一次光。终于,她等到了实现这个心愿的机会。那是国际泳联跳水裁判员培训班组织的学习活动,想要晋级为国际裁判的人必须要通过培训和考试。

简短的新闻报道后,外界没有立即看到结果。但在时间的累积之后,收获往往会到来。2021年的东京,当公众将目光再次聚集在中国跳水队,郭晶晶也回到了泳池边,全情投入到给裁判打分的工作中。

她还是像站在跳板上一样,让人感到心安,跟熟悉的人挥挥手,念叨着“技术会议绝对不能迟到”,轻盈地跑走了。

出水上岸,她从来没有在自己人生的主场退出过,心中那道数十年如一日的标准仿佛有了生动的模样。岸上不仅有新工作,也有她用心经营的家庭,在家庭用水上,郭晶晶也坚持更好选择,用康师傅包装饮用水守护家人健康。因为在对高标准的坚持上,他们一拍即合。

每当说起做运动员的那些年,她的语气总是云淡风轻,但大家都知道要有如此的成就是多么不易。这次康师傅包装饮用水聚焦郭晶晶的那些年,视频中她每一个坚定的背影、每一次利落的跳水都无不在向大家讲述:那是一段毫不懈怠的人生,所有的努力,都在水中,留下印迹。

标签:

推荐阅读

每日动态!坚持高标准的意义,她早已告诉我们

坚持高标准的意义,她早已告诉我们

【全球聚看点】一张漫画引发的大佬和女明星们的回忆杀…

江疏影和博纳老总的瓜怎么样不好说,但金巧巧的“谣言止于智者”好像不大好用。

世界速读:潘玮柏回应月瘦26斤:管住嘴然后疯狂练舞

他笑称自己从“三番王韦木白“变回了“潘玮柏”。

全球快资讯:《冰雨火》热播!实力小花伍宇辰柠上线,与老戏骨王劲松搭戏

伍宇辰柠在该剧中出演林婷,一个不理解父亲工作、性格叛逆的角色。

天天看热讯:董思怡《二十不惑2》今日开播 段家宝开经纪公司逐梦娱乐圈

第二季中的段家宝终于成立了经纪公司,开始了逐梦演艺圈模式。

猜您喜欢

【版权及免责声明】凡注明"转载来源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亚洲娱乐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,烦请联系。 联系方式:8 86 239 5@qq.com,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。

时尚